【考研鹰上岸经验分享】——上海财经大学 会计专硕

2021-05-29
来源:

一、关于择校

选择上财算是我高中的执念,但高考失利没能实现这个梦想,后来上了大学也是一开始就坚定了要考研的目标。另外了解到上财采用的是双盲面试,也不存在什么本科院校歧视这样,完全考察你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就特别公平。在择校时候可以多了解一些心仪院校的信息,包括分数线,报录比,复试形式等等,然后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身的院校。

二、关于初试

1、管综数学

基础阶段(2-6月):

用的赵鑫全的数学分册和数学精点。数学分册内容很基础,题目偏简单,如果数学基础还可以的话不用做这本;数学精点用下来还是不错的,知识点梳理比较完整也很清楚,课后习题的难度也适中,前期用来打基础很好。而且分了基础分册和强化分册,可以逐步提高。

强化阶段(暑期):

1)陈剑高分指南

对不同类型的题目都有分类并且针对性地有对应习题练习,能帮助对知识点的深入学习,然后答案给出的方法技巧也是很不错的,对开拓思路也有帮助。

我前前后后把高分指南刷了大概三遍,对于不会或者做错的题一定要研究答案,学习方法,不能一知半解或者忽略解题方法。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把错题或者方法很灵活的重点题标注出来。

2)顿悟精炼,这本书总体无功无过,我是为了多做一些题保持做题感觉才买的这本。

3)真题,用的历年真题名家详解,也是陈剑老师编的。真题也是刷了三遍以上,思考出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冲刺阶段(9-12月):

基本是做模拟题和真题再刷,模拟题用了陈剑4套卷、鑫全冲刺十五套卷以及王诚8套卷,都是规定时间内完成,全真模拟,给自己找到考试感觉。数学备考要灵活一点,不能只注重做题量,方法和思路是关键!

2、管综逻辑

基础阶段(2-6月):

用的鑫全的逻辑精点,和数学精点是同系列的。寒假期间把基础阶段完成了网课、习题,因为逻辑之前没有接触过,所以网课听得比较仔细。

逻辑的做题方法各个机构都不一样,大家可以先试听一下,找一个最容易接受的跟着那个老师学,尽量不要频繁换老师,这样容易把思路搞混乱了。我听下来觉得鑫全老师的形式逻辑的方法比较简单好用,做题又快又好,王诚老师的论证逻辑方法虽然难一点,但对我个人做题有帮助,能提高正确率,所以这个见仁见智,大家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

强化阶段(暑期):

二刷了精点,然后用的逻辑1000题,这本书很推荐,我当时用它来模拟做题,好像每章都是和考试一样的题量,难度和题目都不错。另外可以开始刷真题了,同样是历年真题名家详解,王诚老师编著的。真题的话也不要只局限于题目本身,形式逻辑可以把选项逐项分析,论证逻辑可以分类归纳方法。

冲刺阶段(9-12月):

真题再刷+模拟题。模拟基本用的也是上面说的那些模拟卷综合做的,但是我觉得1000题留几套后期模拟也很不错,王诚八套卷的模拟很难,当时我们都叫“劝退八套卷”,做这本正确率会下降很多,可能题目比较偏?想见识见识的可以尝试,但如果这样会很打击你的信心或者混乱你的思路,就不要做。

3、管综写作

写作我开始的不算早,大概八九月份开始。写作基本就是围绕真题,推荐王诚老师的《管理类联考高分指南写作真题》。写作可以相比逻辑和数学晚开始一点,但不能拖到后面来不及全靠背模板,要根据自己的进度,留出时间好好学习写作方法。

真题书主要是结合网课,然后自己揣摩论证有效性分析的攻击点、写法,以及论说文的行文思路。另外模拟我用的是王诚八套卷,还有其他综合卷上挑了一些比较好的作文题练习,但最重要的还是真题。要自己动手写然后对照答案改,这样才能有进步。不能只是看别人的文章学习,自己先用自己的思路练习一遍才能发现不足。包括后期用一些模拟题也需要自己动手写,再找研友相互批改,或者报个作文批改班请老师批改。

4、英语二

单词:

用的红宝书,还有一本新东方的十天搞定考研词汇,前者适合前期打基础,单词量很多,要有耐心才能都过一遍(不过我当时实在是背不下去,只是把必考词部分背了几遍)。后者比较推荐,小小一本可以随身携带,每天背一两个单元,收录的单词也都比较实用,属于高频词汇。

完形填空:

没有刻意练习专项,都是通过真题和模拟题综合训练的,分值也比较小,主要都是考察一些固定搭配等等。

阅读:

当时买了张剑阅读80篇,不是很推荐,难度和真题相差比较大,做了没什么意义,我后期也放弃这本书了。总之阅读其实还是研究真题最重要,其他一些专项练习书思路和出题习惯都和考试不太一样,参考价值不大。真题阅读就需要认真研究了,对提干、选项以及答案解析都要认真分析,同时也可以对文章自己试着翻译,记录下常见的高频词汇背诵熟悉。

作文:

用的王江涛的高分写作,这本书总体不错,配套的王江涛老师的网课也讲的很清楚,分类归纳了不同类型的文章和文体,给出的范文句式都很不错,话题总结也很全面。英语作文也是一定要自己动笔写,然后学习答案比较好的表达,英二的大小作文都有大致的行文框架和套路。

总体来说英语二也是真题至上,主要还是研究真题的出题思路以及为什么是这个答案,每一题考察的重点在哪里。真题推荐张剑黄皮书和陈正康的真题精读,两者的阅读解析都不错,黄皮书可能更详细一点,陈正康真题精读的作文比较好,可以自己模拟练习。

三、关于复试

上财复试历年一般都是三本书:会计学、公司理财和管理会计,版本可能稍有变化,但总体不变。我是准备初试之前先把会计学这本书过了一遍,主要是理论学习,课后习题没做,会计学应该是比较基础的,自己校内专业课程学完也有点遗忘,所以先把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分录这些过了一遍。至于公司理财和管理会计,都只是基于本校课程有一点了解。

初试过后,我也放松了几天,然后就开始准备复试这几本书了。虽然当时考完初试心里很没底,觉得今年数学考的偏错多了,可能进不了复试,但只要有一丝希望,在成绩出来前还是尽可能早点准备复试吧,毕竟公司理财这本书真的很厚!这几本书的复习,我都是对每一章节有一个大致的知识框架,然后对比较重要的理论进行背诵,对会计处理方法要熟悉。每本书我都看了一遍又一遍,会计学书后习题比较重要,常见的分录都能据此总结出来,公司理财的话上财是比较注重主观部分的考察的,所以不能轻视对那些经典理论和假设的理解,管理会计相对比较简单,往年都是计算题偏多。这些可以结合历年上财复试的真题和面试常问的问题来准备。

上财的面试还是比较灵活的,不一定只考察书本上的知识点,老师会根据你在面试中说到的东西进行追问,问题很随机也可能很开放,所以需要大家注意专业综合素质的提高,多多关注财经热点。这里推荐一个公众号财经早餐,以及一个app青阳mpacc,后者整理的财经热点很全面而且实用,有不少问题是今年面试过程中出现的。此外,面试准备过程中你需要自己思考老师接下来可能会问你什么,尽量把老师往你掌握的好的方向引导。顺带说一句,英语口语也是面试考察内容之一,平时可以带着练习练习。我用的是雅思哥app,里面有跟读和模拟提问,练习口语表达还是不错的。然后也是根据历年真题,思考怎么回答。

四、其他

1、效率

其实会计专硕的备考更注重逻辑思维和专业素养的培养,并不像高考那样完全是应试能力。每天复习的时间、做题数量这些都不是越多越好,相比之下效率更重要。所以大家备考还是要思考怎么把事情做好,而不是只知道用早出晚归这种方式来自我感动,如果实际工作效率很低下,那可能更多的是无用功。

2、心态

考研过程中我也经常感觉很迷茫,而且在10-11月那个阶段,学校也开始组织秋招,身边很多同学都很快把自己的工作确定了,另外20年疫情之下很多安排好的事情都在不停延期,我们在不知道什么时候考试什么形式考试的情况下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心态调整真的很重要!我在心情压抑的时候总是和朋友出去吃饭放松,玩的时候就好好玩,不要去考虑我今天出来吃顿饭散个步又浪费多少时间了,也不要去假想你的竞争对手们都在多努力,心态不好的时候可能是事倍功半的,所以保证有效学习才是关键。

最后把考研期间很喜欢的一句话分享给大家吧:后来许多人问我一个人夜晚踟蹰路上的心情,我想起的却不是孤单和路长,而是波澜壮阔的海和天空中闪耀的星光。希望正在为自己梦想努力的你们都能成功上岸!

——16级 尹学姐

(ps:如有问题想和学姐沟通的话,可以联系墙君或小鹰客服)

阅读137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713号